人工挖土顶管法采取“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顶进前,在管前端坑壁上开挖一个深约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管道相似的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道顶进,一节管顶进后,再安放下一节管道继续顶进。
第五单元木鱼镇24小时##顶管化学方程式第1节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化学反应实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木鱼镇24小时##顶管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木鱼镇24小时##顶管体)有无遗漏【诊断自测】1.下列各项:。
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 D.①木鱼镇24小时##顶管③⑤⑥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3.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木鱼镇24小时##顶管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4.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木鱼镇24小时##顶管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是H2和CO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 + H2O淀粉 + O2,由此可推知,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A.碳元木鱼镇24小时##顶管素 B.氢元素 C.碳、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木鱼镇24小时##顶管解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8.1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3Mg+N2Mg3N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考点突破】类型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A.c-(a+b) B.a+b-c C
.a-c D.a+b+c答案:B解析: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由于氧气跑出去了,所以反木鱼镇24小时##顶管应后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由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
中包含着二氧化锰,所以在计算质量的减少量时,必须加上二氧化锰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g+bg-cg.例2.(2014年广西桂林)木鱼镇24小时##顶管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2O2=CO2+2X,
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 B.SO3 C.SO2 D.S 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保持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也保持不变,所以在化学方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是相等的。
据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例3.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木鱼镇24小时##顶管元素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答案:碳、硫;氧
类型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木鱼镇24小时##顶管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答案:27解析:设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3X + 4Y= 2Z
3×32 4×y 2×102 3×32+4×y═2×102 y═27例5.在反应A+3B=2C+3D,已知2.3木鱼镇24小时##顶管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则生成的D
的质量为______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答案:2.7g,32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3g+4.8g=4.木鱼镇24小时##顶管4g+m(D)∴m(D)=2.7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 + 3B = 2C + 3D 3x 3×18 4.8g 2.7g x=32例6.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木鱼镇24小时##顶管应,生成
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 C.14.6克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5.6克A与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则根据质量守恒,此木鱼镇24小时##顶管时D 质量
=5.6+7.3-12.7=0.2 g,要制备0.4 g D ,则 A 需要 5.6×2=11.2 g例7.为检验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放在燃烧匙里,再在酒精灯木鱼镇24小时##顶管火焰上灼烧,然后用附有少量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用此实验方法( )
①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碳元素 ②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氢元素 ③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氧元素④该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都不木鱼镇24小时##顶管能检验出来.A.①B.①②C.①②③D.④答案:A解析:该化合物放在燃烧匙里,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应物为该物质和氧气,然后用附有少量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如果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能检木鱼镇24小时##顶管验出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不能证明有其它的物质生成,故不能检验是否含有氢元素或氧元素.
例8.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①调游码②放木鱼镇24小时##顶管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④调零点⑤加质量大的砝码⑥加质量小的砝码A.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②③⑤⑥① C.④⑤⑥①②③(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反应木鱼镇24小时##顶管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填“=”“>”“<”)m
1 = m2.(3)如图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木鱼镇24小时##顶管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填“=”“>”“<”)m
1m2,其原因为.(4)在4A+5B═4C+6D的反应中,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若木鱼镇24小时##顶管有1.7g A与B完全反应生成3g C,则B和C的质量比为.
答案:(1)B;(2)铁钉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3)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烧杯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
(4)4:3.解析:(1)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调零点,然后在左右两盘中各方一张相同的木鱼镇24小时##顶管纸,把称量物放到左盘,然后向右盘中放砝码,放砝码的顺序是先放质量大的,再放质量小的,最后用游码调平.故正确操作顺序为
④②③⑤⑥①.(2)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而木鱼镇24小时##顶管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生成红色的铜附在铁钉表面;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所以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始终不变.(3)碳酸钠与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3+2HCl═2NaCl+木鱼镇24小时##顶管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但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小.(4)解: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木鱼镇24小时##顶管9,设生成D的质量为x,则
4A+5B═4C+6D 15×4 9×6 3g x x=2.7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3g+2.7g﹣1.7g=4g;则B和C的质量比为4g:3g=4:3.木鱼镇24小时##顶管【易错精选】
1.(2016·武汉)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木鱼镇24小时##顶管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X属于有机化合物2.(2016·湖北)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SO2B木鱼镇24小时##顶管.NH3C.N2D.NO2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
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木鱼镇24小时##顶管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4.(2014
年吉林)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R↑+O2↑+2H2O,则R的化学式()A.NO2 B.N2O C.N2 D.NO 5.根据反木鱼镇24小时##顶管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
.N2B.NO C.N2O3D.N2O56.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7.木鱼镇24小时##顶管小新和小明同学用镁带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小新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理由是;③而小明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木鱼镇24小时##顶管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理由是
;④小新查阅资料知: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请写出木鱼镇24小时##顶管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
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X↑+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木鱼镇24小时##顶管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2)如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质(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木鱼镇24小时##顶管数比为.(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4)如图2中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填序号木鱼镇24小时##顶管),理由是.【精华提炼】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木鱼镇24小时##顶管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本节训练】训练【1】(2016·株洲)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相对分子质量( )
A.16B.32C.48D.64训练【2】(2014年湖北宜昌)三氧化铬常用于金属镀铬工业上制造三氧化铬的化学方程式为X+ H2SO4 =2CrO3+Na2SO4+H2O,其中X的木鱼镇24小时##顶管化学式( )是A.Na
2CrO4 B.Na2Cr2O7 C.Na2Cr2O4 D.Na2CrO7训练【3】环氧乙烷是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中使用的一种炸弹的成分之一环氧乙烷(用X表示)充分燃烧的化木鱼镇24小时##顶管学方程式为:。
2X+5O24CO2+4H2O,那么,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______训练【4】为防止煤气泄漏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木鱼镇24小时##顶管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训练【5】a 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 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A.(a+b)g B.木鱼镇24小时##顶管(a-b)g 。
C.(b-a)g D.无法判断训练【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C.将木鱼镇24小时##顶管澄清石灰水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
木鱼镇24小时##顶管)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合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___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__价,YmOn的化学式是_____木鱼镇24小时##顶管(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气体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训练【8】(2015
潍坊)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训练【9】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木鱼镇24小时##顶管B.C.D.训练【10】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再引燃白磷。为什么? ,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顶进过程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中发现管位偏差接近10mm时,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校正方法一般采用;挖土校正法:偏差值为10-20mm时采用此法。即管子偏向设计中心左侧时,可在管子中心右侧木鱼镇24小时##顶管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一侧不超挖,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顶木校正法:偏差较大时或采用挖土校正法无效时,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向一侧的内管壁上,另一端支撑在垫有木板的管前土层上,开动千木鱼镇24小时##顶管斤顶,利用顶木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2)乙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木鱼镇24小时##顶管平的指针偏右.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②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右图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可能是反应产生了向上的,从而影响了称量质量(3)丙同学认为C实木鱼镇24小时##顶管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4)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如木鱼镇24小时##顶管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填“A”、 “B” 或“C”,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下同);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
可见,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训练【11】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木鱼镇24小时##顶管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实验条件”这一探究目的开展活动。
【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甲将白磷和反应装置、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和碳酸钠粉末的烧杯,分别放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并用砝码使木鱼镇24小时##顶管天平平衡丙对石棉网和打磨干净的镁条进行称量②三位同学分别利用装置进行化学反应③甲、乙同学在反应结束且甲的装置冷却后
,将反应装置及装置内的物质放在反应前使用的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丙同学实验结束木鱼镇24小时##顶管后称量石棉网和石棉网上氧化镁的质量,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分析】(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2)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甲乙两位同学发现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丙同学实验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有【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基础巩固1.(2016·邵阳)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木鱼镇24小时##顶管目的是( )
2.(2016·湖南)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B.M、N木鱼镇24小时##顶管、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3.(2016·苏州)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木鱼镇24小时##顶管:2AgNO32Ag+2X↑+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A.N2OB.NO2C.N2O5D.NO4.(2016·永州)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木鱼镇24小时##顶管成12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B.2:1C.3:1D.4:15.(2016·邵阳)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是(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B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6.(201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84消毒液是一种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是NaClO木鱼镇24小时##顶管)他的消毒原理是: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 B. NaOH C.Na2CO3D.Cl7.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种类木鱼镇24小时##顶管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8.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木鱼镇24小时##顶管定律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9. (2015咸宁)咸宁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木鱼镇24小时##顶管程式是
2KNO3+3C+SK2S+3CO2↑+X↑,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C.化学反应前木鱼镇24小时##顶管后,原子的个数一定改变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木鱼镇24小时##顶管液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12.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2)完全燃烧木鱼镇24小时##顶管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13.(2015北京)已知:2KClO。
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木鱼镇24小时##顶管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木鱼镇24小时##顶管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
2.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木鱼镇24小时##顶管可不相等)(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
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3.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木鱼镇24小时##顶管( )A.1、2、3 B.2、4、1 C.4、8、2 D.4、4、1
4.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木鱼镇24小时##顶管乙一定是氧化物C.待测值是20 D.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l:1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C. 一定等于铁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6.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木鱼镇24小时##顶管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8.(2016·郴州)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木鱼镇24小时##顶管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则原NaOH和Na
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 )A.9.2gB.6.9gC.4.6gD.2.3g9.如图所示,反木鱼镇24小时##顶管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式木鱼镇24小时##顶管表达式。
10.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B所示,将锥形瓶(反应物未接触)放在天平上,右盘木鱼镇24小时##顶管加砝码使之平衡,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中两种物质混合,反应完全后将锥形瓶再放回天平左盘上①A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②B瓶重新放回到天平上,天平能否保持平衡?,理由是③从木鱼镇24小时##顶管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2)如上图C所示,用细线系住镁条使之平衡,然后在镁条一端用酒精灯加热镁条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①写出镁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②加热一段时间木鱼镇24小时##顶管后,镁条(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木鱼镇24小时##顶管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木鱼镇24小时##顶管倒入到。
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回答下列问题:①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测得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11.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小明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木鱼镇24小时##顶管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中,需要在锥形瓶里预先加少量的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2)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这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小明经过分析认为造成这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2.某同学设计了下面三个实验,能够借助托盘天平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哪一个?简单说明另外两个不能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参考答案【诊断自测】1.B2.C3.C4.C5.C6.B7.木鱼镇24小时##顶管D8.C 【易错精选】1.D2.D 3.D 4.A 5.B 6.B7.①2Mg+O22MgO;②镁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生成物质量肯定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
③带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有部分以白烟形式扩散木鱼镇24小时##顶管到空气中,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④2Mg+CO22MgO+C8.(1)CO2(2)可能;1:2(或2:1)(3)①②⑤(4)B;产生的气体没有被称量到.
【本节训练】训练【1】B训练【2木鱼镇24小时##顶管】B训练【3】C2H4O训练【4】SO2训练【5】C训练【6】B训练【7】(1)4;+3;Y2O3(2)CO2训练【8】A训练【9】D训练【10】(1)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
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防止瓶木鱼镇24小时##顶管内压强增大,将胶塞冲出)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变大后缩小,天平仍然平衡(2)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浮力(3)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4)坩埚钳中残留一部分的氧化镁(木鱼镇24小时##顶管或实验过程中随白烟漂走一部分氧化镁等) 偏大 (5)ABCD AC 装置密闭,体积不变训练【11】(1)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冒出白烟,反应前后称量质量相等
有气泡冒出,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2Mg木鱼镇24小时##顶管+O22MgO(2)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大基础巩固1.D 2.C 3.B 4.D 5.A 6.C 7.C 8.C 9. D
10.C 11.D12.(1)(2)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木鱼镇24小时##顶管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13.A
木鱼镇24小时##顶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气体使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球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对天平左盘的压力减少,所以天平指针偏右10.。
(1)①能②不能,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气体从锥形瓶木鱼镇24小时##顶管中逸出,使锥形瓶中质量减小③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相等 点燃(2)①镁+氧气—→ 氧化镁 。
②不能(3)①产生大量白烟② 19% 红磷的量不足 11.(1)防木鱼镇24小时##顶管止锥形瓶底部受热炸裂;(2)装置漏气(或锥形瓶未冷却或气球膨胀,受到的浮力增大).12.实验乙可以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甲中酒精与水混合后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丙中由于采用木鱼镇24小时##顶管的是敞口容器,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的
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质量减小,不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举报/反馈
材料准备管材:管材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提供,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木鱼镇24小时##顶管报告;管材外表面应该平整,无蜂窝麻面,回弹检测强度不小于该管道混凝土设计要求,承插口处不得有棱角缺失。工字钢:进场工字钢型号必须与施工方案中要求的型号相同。水泥:应采用合格厂家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进木鱼镇24小时##顶管场后应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作坑是顶管施工操作的场所,要在坑内布置千斤顶、导轨等设施。排水管道的工作坑,一般设置在检查井位置。工作坑可分为单项坑、双向坑、转向坑、交汇坑、接收坑等。工作坑木鱼镇24小时##顶管纵断面有直槽型、阶梯型,平面有矩形、圆形不等。土质不稳定的工作坑壁应支设支撑,松散或饱和土层,经常采用沉井方法或连续壁法